当前位置:阿力养生网 >家居养生 > 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

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

导读:"" 栏目下【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】一文 是由 柯奕福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, 约 2453 个文字, 预计需要7分钟 时间阅读完,请您耐心,愉快舒心地阅读。如果想要浏览 "黄帝内经" 及更多相关知识,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,可多关健词 + 空格精准搜索,阿力养生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。

本文简介:何谓“天年”?《黄帝内经》所谓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,果真如此吗?《灵枢·天年》篇,专门讨论了人的寿数问题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认为擅于养生者,能“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所谓“天年”者,乃指人之自然寿命,亦称“天寿”、“天

何谓“天年”?《黄帝内经》所谓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,果真如此吗?

《灵枢·天年》篇,专门讨论了人的寿数问题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认为擅于养生者,能“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所谓“天年”者,乃指人之自然寿命,亦称“天寿”、“天数”。

《内经》“天年”的提出,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普遍存在的“长生不老”之说。有生必有死,此为自然规律,人虽为万物之长,亦不能例外。人类寿命究竟有几多?《论衡·气寿》篇说:“传称老子二百余岁,邵公百八十,高宗享国(执政)百年,周穆王享国百年,并未享国之时,皆出百三十、四十岁矣。”史传伏羲寿一百九十四,炎帝一百五十五,黄帝二百四十……《上古天真论》谓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,恐怕与这些传说有一定关系。又说“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”,似乎《内经》时代人的寿数比上古之人要短。上古之时,人“穴居野处”,“结绳以为纪”尚未有文字记载,故难以稽实。根据近代考古学的检测,北京猿人的平均寿命低于14岁,青铜器时代平均为18岁。据统计现在上海、武汉等地的人均期望寿命已逾七十古稀之年。由此可见,人类的寿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、社会的发展、科技文化卫生的繁荣而增长的,《内经》关于今人寿不及古人之说,显然是不确切的。

那么,能否就此认为《内经》在寿夭问题上的论述都是诳语呢?却也未必。首先《内经》说今世之人年近半百动作已衰,则其余生难期长久,与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者基本相符。以平均年龄言,除五十已衰者,更有幼而夭折、少壮斫伤以及战乱枉死者,其平均年龄必大大低于五十岁。其次,《天年》篇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十年为期而论之,谓人生十岁,五脏始定,血气已通而好走(疾趋曰走);二十岁,血气始盛,肌肉方长而好趋(疾行曰趋);三十岁,五脏大定,肌肉坚固,血脉满盛而好步(徐行曰步);四十岁,脏腑经脉皆由盛趋平,腠理始疏,鬓发始斑而好坐;五十岁,肝气始衰,目始不明;六十岁,心气始衰,苦忧悲,血气懈惰而好卧;七十岁,脾气虚,皮肤桔绉;八十岁,肺气衰,言语多误;九十岁,肾气竭,诸脏经脉空虚;百岁则五脏皆虚,神气皆去,形骸独居而终。《内经》的这些描述与现代认识并无二致。三十之前为生长发育阶段;三十四十为壮年鼎盛时期,四十以后由盛转衰;五十以后目不明,是谓“老花”,六十而苦忧悲,则酷似近代所称之男子更年期;八十言语善误,乃老年脑动脉硬化所致;百岁则油乾灯尽而亡。至于《内经》颂扬上古之世,乃厚古薄今之时尚。《淮南子·修务》就说:“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,故为道者,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。”《内经》既以“黄帝”名书,则其论如此亦不必苛求。实际上《内经》的上古之人以百年为期的说法,反映了古人延年益寿的良好愿望,并借古言今说明只要遵循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的养生原则和方法,则人人皆可“形与神俱,而尽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。如是则《内经》之言与神仙方术的说法有霄壤之别。

《礼记》谓百岁为“期颐”,《内经》定为“天年”之约数,是言其大约,凡百岁以上,皆在其中,《尚书·洪范》即“以百二十岁为寿”。寿颐之人,古已有之,近代更是屡见不鲜。

1953年全国有百岁以上老人3384位,年龄最高者达150岁};

1982年新疆地区有865位百岁以上老人,最高者达130岁;

最近统计(1987)上海市百岁以上老人共有42名,比历年有所增加。

列入世界长寿国之列的日本,10万人中有1—2名百岁以上者,

而我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则高达11人。

影响人自然寿命的因素是极复杂的,总的说来则不外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,即现在所谓的遗传因素以及其它后天的因素,诸如环境气候、生活起居、精神状态及调摄保养等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认为人乃“天之生命,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”。所谓“以母为基,以父为楯(shūn音吮。基、楯意指父母精血)”者(《灵枢·天年》),即是谓其因父精母血之抟合而生。《论衡·寿气篇》亦说:“夫禀气渥则其体强,体强则命长;气薄则其体弱,体弱则命短,命短则多病寿短。”禀气者,即承其父母之精血而遗传者也。先天因素固然重要,但后天调摄作用亦不可忽略。《外台秘要》说:“人生寿夭,虽有定分……若能调摄合理,或可致长生。”张介宾在《类经》卷三中说得更为明白畅晓:“夫人生器局,既禀于有生之初,则其一定之数,似不可以人力强者。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,必将更寿;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,能无更夭?l”如“养能合道”,不仅禀赋强者更寿,孱弱不寿者亦可望增寿,甚至得享遐龄,所谓“知之者,下(寿)可以希中,中可以希上”;如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纵欲无度,不知摄养者,禀赋虽强,亦必等而减之,所谓“不知者,上仅得其次,次仅得其下。”充分阐发了“天定则能胜人,人定亦能胜天”的养生寿夭辩证思想。另外,自然环境对寿数亦有一定影响,据调查统计,世界上有些地区的平均寿命极高,成为著名的长寿区,这固然与生活习性、种族遗传有关,但不能排除环境影响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提出“一州之气,生化寿夭不同”的原因是“高下之理,地势使然。”地势离的“阴(寒)气治之”,地势低的“阳(热)气治之”,而“高者其气寿,下者其气夭。”这是因为“阴精所奉其人寿,阳精所降其人夭”的缘故。寒冷地区,阴精所奉,化生较迟;温热地带,阳精所降化生较速。所谓“其荣迟,其枯亦迟,故多寿也”;“其成速,其败亦速,故多夭也”(《类经》卷二十五)者,与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“动物凡生长期长的,寿命也长”的观点,如出一辙。后来的科学家们有以生长期或性成熟期为基数,乘以一定的系数来推算哺乳动物(包括人类)寿命的假说,也体现这一思想。随着寿命相关因子研究的深入,对于自然寿命的问题,必将有新的突破。

现代科技卫生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,各方面条件的极大改善,为人类平均年龄的迅速增高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。但这种有利的条件仅仅是外因,有时优越的条件反而成为健康之累。欲使人人得享天年,除有赖于社会的富裕,科技的进步之外,个人的养生调护是不能为其它所替代的。

以上是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的相关信息,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,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。
免责声明: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。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,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,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。
本文标题: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
本文地址:https://ys.aniys.com/s6920.html
0大家对 《黄帝内经》“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” 的评论

热门经验

「黄帝内经」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