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阿力养生网 >饮食养生 > 食物相克 > 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

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

导读:"" 栏目下【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】一文 是由 林康珂 编辑整理及最后更新, 约 2467 个文字, 预计需要7分钟 时间阅读完,请您耐心,愉快舒心地阅读。如果想要浏览 "中医" 及更多相关知识,请使用网站顶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,可多关健词 + 空格精准搜索,阿力养生网为您分享更多精品文章。

本文简介:陈皮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饮片,关于其归经理论,大部分本草专著均认为归脾、肺两经。如《本草纂要》云:“陈橘皮……入太阴经,理气之药也。”《神农本草经疏》云:入手足太阴,足阳明经。《本草纲目》:橘皮……为脾肺二经气分药。但也有一些文献认为陈皮也入肝经。如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谓:“入肺、肝、脾、胃四经。&rdquo

陈皮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饮片,关于其归经理论,大部分本草专著均认为归脾、肺两经。如《本草纂要》云:“陈橘皮……入太阴经,理气之药也。”《神农本草经疏》云:入手足太阴,足阳明经。《本草纲目》:橘皮……为脾肺二经气分药。

但也有一些文献认为陈皮也入肝经。如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谓:“入肺、肝、脾、胃四经。”《神农本草经读》认为“橘皮气温,禀春气而入肝;味苦入心,味辛入肺。……疏泄为肝之专长,唯其入肝,所以能利水谷。……橘皮顺气,妙在苦以降之……橘皮妙在温燥,故能去痰宽胀……”因归经理论的不同,导致医者对陈皮舒肝看法不一致。笔者在此想简述陈皮的疏肝理论,与同道探讨。

从肝、肺升降看陈皮疏肝

从《黄帝内经》和中医的哲学思维看,东方属木,以肝配木,具有春阳升发之气,故肝从左而升;西方属金,以肺配金,具有肃杀收敛之性,故肺气从右而降。

从病机治法上来看,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,肝藏血,肺藏气,气行则血行,肝肺的升降实际上就是气血的升降。肝升肺降才能使气机条达,血气冲和而运行流畅。

而陈皮是气分之要药,配伍升药则升,配伍降药则降,其发挥升降作用的机理是通过“左肝右肺”、“肝升肺降”的作用实现的,离不开肝脏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枢纽作用。正所谓,“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,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,故能调畅而不病。”

从经典治肝法探讨陈皮疏肝

虽然肝气从左而升,肺气从右而降,是生理常态,但临床中,多见左升太过而右降不及者,而陈皮可兼升降之全功。故医者如能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此药,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均可取得良好效果。

张元素《医学启源》记载有“橘杏丸”一方,由橘皮、杏仁等分研末蜜丸而成,“治气闭,老人、虚弱人皆可服”。可见,橘杏丸是通过调理肝肺两脏的气机而达到治疗气闭症的功效,而且药性平和,无攻伐之弊,老人及虚弱的人群都可以服用。

清代王旭高所著《西溪书屋夜话录》,详细记载了今人所称的《治肝三十法》,这是中医界公认的探讨肝病辨证论治文献最为详尽的经典古籍,对现代中医肝病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。

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、肝风、肝火等不同类型,并提出相应的三十种不同的治法,其中,陈皮疏肝功效广泛地运用在多种治肝大法中。

散肝法

功效主要是疏肝解郁。王氏言:“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。”陈皮性味辛苦,辛能散,辛散之品,使肝气在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后,得以开放、舒展,于是肝气可顺利通达于全身各处,行使其正常的疏泄功能。

泄肝和胃法

治疗肝气乘胃,即肝木乘土之证,方选二陈加左金丸。由于肝气横逆,胃气尚不虚,肝气过亢而上冲于胃,则迫胃气上逆,发为呕逆,乃由肝气之所迫,肝“其味酸”,故呕逆之物必亦味酸。王氏所推崇的二陈汤中陈皮、法半夏、茯苓正是为和胃化饮独设,不仅引胃气下行,并能治呕吐酸水。

培土泄木法

治疗肝气乘脾之证,因脾土虚弱,肝木乘虚而克脾土。由于肝气乘脾的根源并不在肝而在脾,在于脾虚不运而寒湿内阻,故以陈夏六君子健脾运脾以燥湿化湿,另加散寒止痛、温肝柔肝之品,辛散与酸敛相结合,以恢复肝气的正常疏泄,使之不再克制脾土。如此从本治疗,脾气、肝气从左而生,则肺胃之气自然从右而降,脘腹胀痛之症自除。

化肝法

治郁怒伤肝,气逆动火,烦热胁痛,胀满动血等证,方用化肝煎,药用青皮、陈皮、丹皮、山栀、芍药、泽泻、浙贝母以清化肝经之郁火。

虽然热邪郁于营血、郁于三焦、郁于全身各个脏腑,但毕竟原发病位在于肝脏,治疗只有双管齐下,一则调畅气机,理气解郁以散热,即“掀一下”,用陈皮、青皮、浙贝;一则将郁热排出去,采取从里向外、向下“掏”的方法,故曰“掏出来”,用丹皮、山栀子,配伍泽泻。

于是由肝热引起的烦热胁痛、胀满动血诸症自除。“化肝煎”是化除肝热的最典型方剂,陈皮、青皮在其中功不可没。

抑肝法

治疗肝气上冲于肺,猝然胁痛、气喘的证候,用药宜吴萸汁炒桑皮、苏梗、杏仁、橘皮之属。

王氏抑肝法中除用“吴萸汁”外,并用苏梗、橘皮,皆属疏肝治本之意,此二味可看作王氏“疏肝理气”法中“苏梗、青皮、橘叶之属”,而桑皮、杏仁则专降肺气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曰:“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”,则此二味堪当此任。而深究之,陈皮性味辛苦,入肺经,既有疏肝理气之义,奏宣降肺气之功。

此外,《西溪书屋夜话录》开宗明义即指出,虽然肝病有肝气、肝风、肝火的不同名称,但均能“侮脾”、“乘胃”、“冲心”、“犯肺”。此前“培土泄木”法治肝气“侮脾”; “泄肝和胃”法治肝气“乘胃”;“泄肝”法治肝气“冲心”;此“抑肝”法,则治肝气“犯肺”。

所谓“肝气”病,即肝气横逆所导致的疾病。其主要特点是肝气疏泄太过,冲击于人体的某一个部位,对其造成伤害。治法不宜封堵,而应疏散,使肝气得以均衡和缓地疏泄于全身各处,则集中一处的冲击力随之减弱而恢复正常。因此,总的治疗原则称作“疏肝理气”。

从产地看陈皮疏肝功效

化红皮乃广东所产之桔子皮,又称“广皮”,行气解郁之功,远胜他处所产者。

统观青礁石、化红皮,荔枝核三药,皆以广东产者,得东方木气最厚,同气相引,入肝经,散肝气解肝郁之功效显著。

清代汪绂的《医林纂要探源》认为陈皮“上则泻肺邪,降逆气。中则燥脾湿,和中气。下则舒肝木,润肾命,主于顺气消痰 去郁。”说明陈皮的理气功效可以治疗上焦肺、中焦脾胃、下焦肝经的疾病。

临床应用实证

治疗胸胁痛:《神农本草经疏》记载治疗胸胁痛应采用“宜降气,养血,和肝”的治法,药用“苏子,郁金,番降香,川通草,当归,生地黄,橘皮,甘草,白芍药,续断, 鹿角胶。”

笔者在临床上,治疗肝郁脾虚或肝脾不调的证候,如出现胸胁胀闷不适,胁痛,胃脘胀满或胀闷,恶心,食后腹胀等症状也经常使用陈皮。

治肥气病:明代认为“属气血两虚,肝气不和,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。”治法上“宜和肝散结气,兼行气血凝滞。”药用“川芎,当归,沉香,干姜,肉桂,橘皮……”

治肝气不舒: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有:“橘柚通体皆香,而皮辛肉酸,乃肝胆通气之药也。故凡肝气不舒,克贼脾土之疾,皆能已之。”

治乳痈:《本草纲目》载:用真陈橘皮,汤浸去白、晒,面炒微黄,为末,每服二钱,麝香调酒下……名橘香散。

以上是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的相关信息,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和网络以及百度信息检索,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性。
免责声明: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阿妮我们以作删除处理。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,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,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。
本文标题: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
本文地址:https://ys.aniys.com/s40249.html
0大家对 中医论陈皮的功效作用:疏肝理气 的评论

热门经验

「中医」相关内容

「疏肝理气」相关内容

「陈皮」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